广东:金融机构线上“抢单”做服务 实现国资投融资对接阳光化
来源:南方日报新浪网

  原标题:广东创新国有资金资产管理模式——

  金融机构线上“抢单”做服务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讯 (记者/陈颖 黎华联)从“管资产”到“管资本”,如何让国资投融资管理更加阳光化?广东有了新尝试——搭建线上平台,实现国资投融资对接阳光化,金融机构线上“抢单”做服务。

  近日,广东某省属企业通过粤资汇财资管理平台发布一笔5000万购买理财项目,随后9家银行进行了激烈的线上竞价。从企业发布项目到项目成交,仅耗用3个工作日,全程通过线上完成,实现了资金资产阳光交易,国有企业保值增值。

  粤资汇财资管理平台(下称“粤资汇”)是全国首个省级国企资金融资融通平台,通过结合竞价的综合评分机制,促进省属企业与金融机构透明高效合作、阳光交易。记者从广东省交易控股集团获悉,自6月上线以来,平台累计为省属企业增加利息收入614.41万元。

  对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公司部的费景文来说,对接国资企业的业务方式变了——以往线下对接谈判,现在上粤资汇对接。

  粤资汇是由广东省国资委统筹指导广东省交易控股集团搭建,广东省金服股权托管中心运营的全国首个省级国企资金资产融通平台,于今年6月19日正式启动上线,8月实现平台首笔资金融通项目落地。

  “国资企业如果有资金存放、购买理财、流动贷款需要,线上提交需求,金融机构通过综合竞价获得服务。”广东省交易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林少芬介绍,粤资汇采用综合评分法,引入公开竞价模式,全面评价存贷利率水平、银行整体实力、综合服务能力、总部银行和地方税收贡献,企业择优选择,降低国企融资成本,增加资金收益。

  目前粤资汇平台已经引入了36家银行机构入驻。同时,截至10月30日,17家省属企业已全部成功注册上线,其中机场集团等10家省属企业均已上线发布项目。

  从数据看,粤资汇平台对国企降本增效起到了明显效果。截至10月30日,累计成交项目(选定成交方)17笔。按企业设定的基础价格与项目成交利率之间差值计算,平台累计为省属企业增加利息收入614.41万元,减少贷款成本213.2万元。

  与以往同省属国企对接合作相比,费景文认为,粤资汇平台通过对银行、省属国企双端口的线上整合及配套系统功能支持,由线下对接转变为线上撮合,引入竞价综合评分机制,金融机构能够竞争报价,形成一家企业对多家银行的模式,各家银行能充分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及市场报价情况,促使银企项目合作实现最优适配。

  林少芬表示,过去有些优秀的金融机构,因成立时间比较短,进入不了国企的视野,如今有了公开透明的对接平台,金融机构把更多精力用在提升服务质量上。

责任编辑:蒋晓桐

相关内容